学校第八届说课程比赛展示——《无线通信原理》“说课程”竞赛稿件
发布时间:2023-06-06 动态浏览次数:1493

《无线通信原理》“说课程”竞赛稿件

——现代通信产业学院-张晶晶

1.课程定位

1)课程名称、课程授课对象、基本学时(理论、实践、比例)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衔接的关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大家好,我代表现代通信产业学院移动通信教研室的整个教师团队给大家说说我们关于无线通信原理的这门课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我将从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改革6个方面给大家做个汇报:无线通信原理这门课我们把设置为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分配在4:1这样的一个比例,因为我们学院是和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校企合作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基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一个合理分配方案,这门课大部分是学习理论知识。前导课程有信号与系统,后续课程:智能服务云网络、物联网导论,顶岗实习等,致力于将学生成为本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课程体系及本课程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万物互联的高速发展时代,通信技术是经济、科技的重要引擎,其中5G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发展浪潮,促进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创新领域的发展。国家更需要具有爱国情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职业操守的高素质技能型通信人才。党的二十大也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和一体部署。而无线通信原理课程作为通信大类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工作或者深造科研过程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

3)课程教学目标:

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就是需要学生掌握无线通信的底层原理和技术,能力目标就是对标中信科等企业岗位需求掌握岗位工作能力,并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与思政目标紧密融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推陈出新、文化素养、信息安全、低碳经济精神。

2.课程内容设置

1)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无线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系统的介绍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及典型系统和发展趋势,课程共分32项目。

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其中重点是调制解调技术、多天线技术、4GLTE网络架构,难点是分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技术,重点安排学时较多进行详细讲解与应用,通过融入生活中的例子将难点由浅入深进行讲解。

3)学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安排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

3.课程设计

1)学情分析:

学生享受着科技进步的成果,但对于科技战略地位的认识有待深化,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涉及知识点多,需要学生有高等数学、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知识基础,理论知识过于繁琐枯燥,学习难度大。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认知能力水平有限,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一定困难。且学生大多抱着通过课程考试拿到学分的态度对待课程,不肯付出时间埋头钻研,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只是浮于表面,并不能把握深层次的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与特色、课教学单元设计举例;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下我们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要上好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每门新课程都会有个基本判断,如果老师所讲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则会认真学习;如果老师所讲内容是照本宣科意义不大的,更多学生会选择逃课或者被动听课。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抓住最初几次课程的讲授和互动,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上第一节课时是直接带领学生到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5G+产教融合基地,通过展厅的项目展示,并设置了互动投影体验教学和沉浸式VR体验,让学生可以在体验前沿信息技术产品的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学的是什么,能做什么,现在发展到什么状态,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直观清晰的认知,对学习更有目标。最后简明扼要地给学生介绍了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要求。

其次充分挖掘该专业课程所深藏的思政内涵融入思政元素,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推陈出新精神等等,通过课程思政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提高学习兴趣、深刻认识到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明确学习目的。比如在第一章讲述移动通信发展史过程中,先介绍信息这个词语是唐五代诗人李中的《暮春怀故人》中首次出现,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然后把中国在移动通信史所作的努力展现给同学们,中国移动通信技术从无到有并自主研发TD-SCDMA,在3G三大主流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在5G发展上走在世界前列,更是因此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多家的打压,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最后通过讲解通信网络架构不断地减少中间节点,集成功能单元,趋向于扁平化发展,都体现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推陈出新的精神。

再次让学生们感知到生活中的移动通信网络应用,提升学习动力,比如在讲解多址技术时让同学们回忆疫情时期各自的健康码和行程卡,并向大家提问“为什么只要输入手机号就可以得到这些信息呢?”,而且基本不会出现差错,就是应用了多址技术避免用户间的相互干扰。

还有要将抽象理论具体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如在讲解LTE网络架构的时候可以应用小型创业公司的总经理,人力资源、财务部、外交部等职位来分别对应网络架构中的各功能单元。

3)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兼顾线上与线下,线上慕课30%,包含预习、作业、测验;线下项目任务70%

(知识、思政、素养)等考试,还有第二课堂比如技能大赛、社会实践等加分方式。

4.课程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门课程采用校企双带头人加上AI教学形成三师型教学团队,在项目实践类课程上,建议引入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进课堂,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应为行业内从业多年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强的执教能力。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采取“结对子”形式方式共同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兼职教师主要负责讲授专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等,指导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二)教学设施

1)多媒体教室,联想云桌面系统,实现讲台电脑、投影仪和普米三方联动,信息化配备高,能满足本专业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

2)校内实训环境

主要配备各类实践基地,可以完成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5G承载网络运维实体实训、5G移动通信实训、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实训、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等相关实训课程及项目,主要有:

5G+产教融合基地作为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典范,以校企双元、党建融通、课程思政为核心,再现运营商网络建设的真实工程实践场景,将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DOICT技术融入工程实践教学,践行“理实互通、虚实结合”的工程实训理念,依托竞赛平台促学、促教、促建,提供专业人才技能认证,实现“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校外实训基地

与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企业每年可提供安装、调试、运维等多个实习岗位,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可靠保障。

5.课程建设成效:

本专业两名学生作为通信产业学院第一届学生,在大唐杯通信知识竞赛里以省一等奖里进入国赛。充分证明了学生对本门课程有充分认知,对相关知识已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

6.课程诊断与改进

1)课程改进措施:由于本门课程为第一届学生,日后会根据中信科等行业企业标准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改进与完善;

2)课程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首先是落实“三教改革”政策方针进行教材改革:结合企业岗位标准、深度提炼思政主题出版自己团队编写的教材。其次是评价方式改革,探讨企业参与评价的方式方法。

附件:无线通信原理-现代通信产业学院-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