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心得
发布时间:2021-04-15 供稿单位:经济管理系 谢惠芳 动态浏览次数:376

一、教学背景

《财务管理》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理论知识复杂枯燥,财务管理教学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较为被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人结合财务管理课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能将枯燥的原理转化为学生身边的案例,以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本质,而不是机械地去讲述道理,这将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代入感也会更强,对知识的吸收也会加快。

二、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教学方法

1.以“校园贷”为切入点进行为人处世教育和理性消费教育

在讲解资金时间价值这一章节时,目前普遍存在的“校园贷”无疑是最合适的例子。举例某高校王同学因迷恋上某新款手机,从某借贷平台借款5000元,借款时对方要求“一周10个点”,该同学心中无明确还款额概念,一月后王同学需还款多少老师讲解复利终值计算原理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该笔贷款终值。通过计算 得知,在“校园贷”平台借款5000元,“一 -周10个点”,一个月后需偿还7320.5元,从数值上让学生直观又深刻理解“校园贷”的危害,树立理性消费,切勿盲目攀比的观念。“校园贷”平台属于非正规渠道,高风险,圈套多,应时刻警醒,远离之,不要让它影响学业,让父母和老师操心。

2.以筹资管理进行诚信教育

在筹资管理章节中,企业常用的负债筹资方式是银行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无论是哪种方式均对企业信用要求较高。债券发行前的一个重要程序便是企业信用评级,只有BBB级以上的债券才被视为可投资债券。企业信用状况不同银行贷款利率和发行债券利率也有差别,这就从金融角度体现了信用的财务价值。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经营,诚信都是立足之本,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失信成本和由此带来的损失将愈来愈高。企业和个人要想发展,走得长远,信誉是保证,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四、课堂讲授及作业布置:

五、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课程,也是学好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课程。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点介绍相关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的决策和基本技术方法根据教学进度及时布置作业,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但由于受总学时的限制,本门课程的作业大多安排在课外进行。

教学成果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则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尽管我们近年来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革探索的任务还很重,距教育部的改革目标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努力创新,通过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为建立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的建设、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而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