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是专业支撑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一、遵循课程基本理念进行授课
通过学习《视听语言》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每节课都会结合最新的影视案例给学生结课理论课程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时代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1、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迁移能力
对影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思维和技能并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因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是光靠软件好、技能好就能完成的。让学生提高影视审美能力,并结合Premiere软件进,让理论结合实际,验收学习成果。
2、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易受性
《视听语言》将广泛采用案例作为资源,运用图像提升知识的易受性,有效地使学生维持对信息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效果。以资源库为依托,该课程就有了与教材、参考书籍等相比更为丰富的学习载体,教材、书刊等文本形式是通过文字阅读,间接诉诸人的思维,而资源课程则以大量的感性资料作为理解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信息,实现视、听、读、写四位一体的教学体验。
3、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该课程力争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传播的对象是学生,吸引对象注意力的第一步就是用有效的视觉画面引起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朝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授内容。课后会收集学生感兴趣的优秀影视作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案例以学生喜好及时代发展为主,让学生听的同时,能主动参与对影视作品视听语言的分析。通过强化视觉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增加视觉图像的使用比率,将抽象的课程理论具象化、直观化与生动化,达到凝聚注意力的目的。精品课程的可视性传播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理论结合实践
根据系统视听语言的理论学习,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拿起手机、相机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拍摄,拍摄内容以学生自己兴趣为主,尝试各种风格内容的拍摄,通过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分镜头、前期拍摄、后期剪辑等,融入学生生活学习日常内容进行创作,在验证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让课程和生活紧密结合,最终达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