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科目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核心课,对今后的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该学科较多的使用了案例教学。那案例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该学科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 而是以问题、案例和社会实习为基本导向的实践能力。学生除了应具备根据建筑图纸、工程定额等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实际操作技能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能使学生如临其境, 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学生对实务工作的理解, 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因此选择案例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即案例拟使学生验证和运用什么理论或工具, 想让他们通过分析掌握哪些知识技能。 所选案例应该突出重点问题, 其设计、讨论和总结注重环环相扣, 力求在讨论中突破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果案例太难, 学生因无从下手, 只有消极等待课堂灌输;反之, 如果结果一猜便知, 学生同样会丧失参与兴趣。 通常, 案例应有一定难度,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进行有争议的讨论, 既能引起研讨兴趣, 又能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愉快地掌握知识。 适用的案例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也易为学生所接受与认同。
因此在每周的教学中都会设置一些小的案例,利用线上快捷的速度及时的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督促学生先把每个小节的知识点掌握好。然后在以章为单位,在学生拥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布置一份综合型较强的大案例,让学生把解决案例的思路先写下,然后在写出解决的方法或者过程。
待到学生回归线下课堂时,根据需要进行案例分组。例如讲到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提前发给学生一个工程总体的招标文件及需要单独分包的清单和具体的评标方法,让学生根据文件重新编制分包项目的招标、投标文件。然后专门抽一次课的时间,模拟包含建设单位(编制标底)、评标专家(抽球、评商务标)、多家投标队伍(编制投标报价,适当使用不平衡报价法)共同组成的投标现场。通过活动,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并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思考,并将有关法规制度、职业道德意识等内容贯穿其中,引发不同观点的争论, 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推荐网站
总体招标文件及基本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