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
发布时间:2021-04-26 供稿单位:游戏产业学院 林滨 动态浏览次数:655

1.课程教学目标

《程序设计基础》是游戏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课程以Python语言作为程序实现工具,重点讲授程序设计基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在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游戏设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思维规律的同时,课程团队强调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人相处”的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承担起全员育人的责任。

2.思政育人目标

坚定学生对我国各项国策方针、科学发展理念的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国家忧患意识,满怀爱国热情,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发扬时代精神。树立学生履行时代赋予使命的责任担当,激起学生学习报国的理想情怀,坚定“四个自信”、牢树“四个意识”。

3.育人主题

《新时代,我们这样爱国。》,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将爱国情怀与理想志向相结合,将爱国行动与现实生活学习相结合。

4. 思政育人教学设计

序号

教学内容

思政切入点

育人目标

教学方法

考核要求

1

绪论 程序设计基础简介Python 是一种脚本语言。应用场景包括游戏开发、数据分析和Web应用等。

在论述程序设计基础的作用时,通过编程来实现国旗旗面绘制、五角星绘制、颜色填充等步骤,讲授用Python绘制五星红旗,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坚定学生对我国各项国策方针、科学发展理论的认同,培养国家忧患意识,满怀爱国热情,勇于担当民族复兴使命,发扬时代精神。

演示教学法:在课堂上将程序设计实现国旗旗面绘制的真实情景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程序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必须结合爱国主义内容展开,选题应具体或细化。

2

Python程序员的发展方向,Python语言的发展史。Python语言的设计者从一开始就把眼光投向世界。

回顾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建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分析我国目前的软件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

剖析程序设计基础人员的专业核心素养,培养青年学生的远大理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国著名程序开发人员的事迹,用生动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增加价值引领的考核指标,全面落实能力提升,实现育德育人。

3

Python语言基础基本数据类型、函数、错误处理。

Python基础编程实操

在实操过程中严格操作规范,安全有序,实操结果实事求是,实操后实训室保持卫生整洁。做到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程序开发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做到知行合一、诚实守信。

在课程的过程考核中设计观察点,通过对观察点的分析来评价学习效果。

4

在应用实践中掌握编程语言

编写代码时,通过不断尝试来解决现实难题。不仅能够实现需求,而且善于提高编码的质量和运行效率,提倡工匠精神。

培养学生善于钻研、不畏困难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混合学习教学法:依托智慧职教云平台,教师主要聚焦概念的应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弘扬工匠精神。

启动实施“1+X”证书制度,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组织能力、职业道德等列入考核内容。

5

Python编程细节讨论

在讨论Python编程细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讨Python编程的细节,提倡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使学生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使团队精神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得到锻炼。

小组讨论教学方法:将学生每4人形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编程细节分享,提高学生团结协作、友善互助的精神。

将逻辑思维、组织领导及沟通表达作为核心考察维度。

6

Python编码

效率提高

在论述提高编程效率时,切入只有不断改革和技术创新,才能占领核心技术的制高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弘扬时代精神。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AI将提供编程效率吗”“AI辅助编程的效果如何”等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注重采用过程性考核,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积极性。

5.教学实施

《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课堂上,通过编程来实现国旗旗面绘制、五角星绘制、颜色填充等步骤,讲授用Python绘制五星红旗,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透过具体的知识和内容,挖掘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意义。在了解游戏程序设计所起到的逻辑关键性作用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其背后更关键的“人”的作用。

程序设计的最大魅力就是没有唯一性,每个人都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程序,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编程的过程中,激励学生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介绍程序设计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强调前后知识迁移,鼓励应用创新,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中掌握编程语言知识。将不同的程序设计方法分类,总结每类问题的程序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Python编程细节讨论课中,学生需要一个小组完成,一个同学记录问题,一个同学负责查询资料,一个同学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结果,还有一个同学进行编程的实现。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完成Python编程细节的讨论和验证。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通力合作的协作精神。此外,如果某个问题未能进行编程的实现,则必须重新讨论。在此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而且让学生意识到工程实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