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建造构造》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20-10-17 供稿单位:建筑工程系 陈艳 动态浏览次数:201

房屋建筑构造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综合功能、造型、技术、材料、经济等因素,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选择建筑的构造技术方案,完成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的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在建筑构造方面比较抽象,学生识图过程比较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本学期进行了系列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效果。

一、采用微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建筑构造课程内容具有模块化、可视化、综合性的课程特点,因此建筑构造课程适用微课的教学模式。首先根据毕业能力模块要求将建筑构造教学内容进行任务模块的分解,任务模块继续分解成知识点单元模块,对每一个知识点单元模块进行微课设计,形成微课视频。

传统的课前预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布置下去的2次课前任务完成率不足35%。根据学生反馈的知识点多,工艺复杂等特点,将知识点设计成短小的微课放置在职教云平台,并设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让学生参考、模仿视频动画中的内容,完成极小的简单任务,更像是游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实现对一些基础内容的学习、掌握。

二、将思维导图嵌入课堂教育

思维导图的步骤如下:①提炼讲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列出关键词;②通过思维导图将单独的知识点模块通过主体关系、相互隶属的关系搭建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建立建筑构造设计模块记忆链接。

以楼梯这章节为例:按照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学生必须掌握楼梯的基本组成、楼梯栏杆高度计算、楼梯的空间关系(梯段与梯段,梯段与平台、半平台)以及楼梯的平面表达。本节课的教学重 点、难点及其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为:①教学重点:楼梯平面包含的内容与楼梯的一层平面、中间层平面、顶层平面的表达内容。②教学难点和关键点:楼梯的一层平面、中间层平面、顶层平面如何从楼梯剖面演绎而来,如何从直行双跑楼梯衍生到三跑楼梯、折跑楼梯、剪刀楼梯的平面表达。思维导图就是将这些重点、难点及其关键点列出来(如图所示),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一览无余,从整体上把握整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而在课堂上轻松地学习。

三、增加构造节点的资源库

作为专业基础课,建筑构造课程的涉及面较广。建筑构造课程涉及建筑物六大组成部分的若干个构造,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点众多。因此,在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采取把施工现场搬进教室的方法, 即教师到建筑工地拍摄相关构造的照片、录像、影像资料及三维模型, 通过遴选、整理, 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上演示使用实物模型,通过直观的实证教学解决抽象的问题。

楼梯剖面图模型


混凝土基础三维图

四、增加课程设计为导向的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意思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达到和形成学生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自觉开展学习活动的目的。课程中将课前预习以任务形式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课中、课后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加上资源库的辅助,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将碎片化的知识单元体系整合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增加以设计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让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真正的以功能实现为导向,去思考构造的过程和采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综合构造设计能力。改革符合高职发展目标,初见成效。

课前预习思维导图的步骤如下:① 提炼讲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列出关键词;②根据逻辑思维的特点,将这些关键词按顺序罗列出来;③ 增添关键词之间的联系,重点和难点做好标识。建筑构造课程课前预习思维导图如图所示。

建筑构造课程的概念多,知识点繁杂,由于课时有限,有时一节课能涉及教材上十几页或者几十页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每天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和消化当天讲课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们增强记忆和充分理解各章节的知识点,在每次课后,笔者都会有意识地用思维导图带着学生去复习一下当天讲授的内容。事实证明,学生课后复习的时间能节约70%左右,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