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已经一个月的我们,逐渐脱离高中课堂的缓慢性,进入到大学课堂的快节奏当中。要是以美食作为比喻,高中的课堂内容,是三菜一汤的话,大学的课堂就是满汉全席。这天下午的高等数学课,便是如此。
高等数学,对于我们理工专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平常上课可能显得不是很积极的同学,在高数这门课上,也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纷纷坐到了前排。“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认真听课仔细消化,更是重中之重。
可能前几节数学课,大家都能够靠着高中的老本,来帮助理解,使自己能够比较容易掌握“极限”的概念,与相关计算方法。但是到了今天这堂课,以往课前导入后,大家口中的“哦—”,在今天的导入后,都变成了“啊?”。一看这种情况吗,我心想,今天无论是老师,还是我们同学所面临的挑战,都犹如一只特斯拉怪兽——太大了啊。
但是李老师——我们的数学老师,虽然看起来年纪轻轻,但是教学方面却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她不慌不忙,一点一点的开始讲解知识点,证明推论,给出例题,教我们做出例题。
第一个知识点是:三角函数与变量比值的极限通用公式,也就是让大家由“哦”变“啊”的知识点——。与之前的知识点相比,这存在了更多的抽象性以及对极限的理解,无法直接通过取常数进行计算的方式,求出答案。李老师的水平果然是如火纯青,通过对一些关键点的讲解,和一个叫做“夹逼法”的证明方法,最终让我们明白并理解了这个公式,大家都纷纷欢呼:会了会了!
可惜终究还是我们太年轻,才刚学会走就想跑步了。当面对例题的时候我们还是败下阵来,懊恼的,让老师教我们怎么做。
老师仿佛料到会有这样的场景,笑了一下便开始讲解,其中关于这一题,老师表示要用到高中的二倍角公式来解决,要有拆分消元,找出匹配项的思想。同学们纷纷表示难以理解,于是老师放慢速度,在这具有很高难度的关键一题上,花了十分钟的时间,让大家都逐渐理解了。
第二个知识点是:1的无限次方型极限通用公式,常数e便是由此定义的——。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常数e关乎很多动物的生存规律的。我们逐渐发现,经过一节多课时的学习之后,我们已经能比较好的掌握,这两个关键的高难度知识点了,课前引入的题目,也变得可以着手解决了。
经过老师精彩的讲解,还有我们同学不懈的努力,这节数学课的内容终于被我们掌握了。下课铃声响起,我们告别了老师,但自己还是没有脱离高等数学的海洋。我们因此更加了解了高等数学,仿佛是与极限之父柯西对话,又仿佛与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茨对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让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充实,以后走上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