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规律,是研究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处理好动画中动作的节奏的规律。"动画运动规律"的开设,让我们对动画中的表演更加得心应手。
在动画影片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要让他们活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动起来,说到动,就要动的合理、自然、顺畅,动的符合规律。这里我们单从人和动物两方面来看他们的运动规律。在动画中表现最多的是人物的动作,虽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虽然有年龄、性别、体形等方面的差异,但基本的规律是相似的。所以,研究和掌握人物动作的一些基本规律也就十分重要。
动画中的活动形象其他影片那用胶片直接拍摄客观物体的运动而是通过对客观物体运动的观察、分析、研究,用动画片的表现手法一张张地画出来一格格地拍出来然后连续放映使之在银幕上活动起来的。因此,动画片表现物体的运动规律既要以客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基础,但又有它自已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模拟。一部成功的动画离不开对运动规律的灵活运用,对动画制作中运动规律的生动使用和研究是对每一个动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当一个角色进入场景,到达他将做出下一个动作的位置,时常会觉得他的动作十分的突然,并且很快的就完全停止。这让人感觉到动作僵硬、不自然,但是没有人知道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一个表现运动完成的方式经常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的自身运动与制动动画的差异。一个打高尔夫的人用力的挥杆这个动作,用肉眼看来他只是改变了一些形体的姿态。但是如果我们用摄像机将运动拍摄下来,然后在观看可以发现许多对我们有帮助的事。无论是他的优美、光滑的跟随或者是他自己被缠绕的打成一个结。我们期待动作的预期动作(或者是角色期待的动作?),然后动作嗖一声的结束,此时我们加上“速度线”来使动作自身更加有意思。并且它也可以告诉我们关于角色的个性。
最后,就是运动保持。它被运用在组成重叠和跟随的所有不同的要素上,它能够更加清晰的表现出有生命的感觉。当细心的绘制好一个动作的时候,在荧屏上至少需要八帧来保持它不运动,也许需要十六帧那么多。因为我们必须让观众接受那个动作,然后再加上跟随,使它能够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明显地,我们在绘制整个动作之前就需要考虑它要怎样结束。但让人惊讶的是,对动作结束的方式进行考虑在早期的动画中就得到发展,并且得到延伸,像是在投掷、踢腿和一些下意识的动作上。在一秒钟的时间内虽然运动保持的数量很少,但这已经足够了。然而,当动画中的一幅图画被保持的太长,那将破坏动作的流畅性,会丢失动画产生的幻觉,那图画看上去也会开始变得单调起来。所以必须找到一个方法用来在“保持”图画的同时还要维持它的运动。
解决的方案就是绘制两幅图画,把其中一幅放置到动作的极端位置,但是这两幅图画都必须包含形成动作姿势的所有要素。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这种方式:“你找到一个姿势,然后它任何的事物都可以偏移,以致超过在动作极端位置的那个最终姿势,比如你可以使臀部上升,耳朵飞出,手部上升;他可以继续动他的脚趾,可以把他的眼睛睁的更开,但他的姿势本质上是没有动的。”现在我们能够用肉体上的跟随给我们提供可靠的标尺尺度。我们可以拖拉这个跟随部分使角色运动更有重量感和真实感,并且可以加强我们动作姿势的活力。它的加入可以使场景更有生命力。动画魔法开始出来了
通过老师展示优秀的动画运动作品,以及动画运动演示,让我们从直观上对动画运动中的美感产生吸引力,从而在思维上产生一种对它的兴趣性,使我们更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 这个课程所学习到的东西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我们工作后也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