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之感
发布时间:2021-09-20 供稿单位:2021级智能产业学院软件技术8班 黄鸿达 动态浏览次数:342

大学的生活已迎来了第二周,大学前我就听闻家里的哥哥姐姐们说思政是必修课,由于家里面的姐姐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生,让我不禁对思政课心生向往。

思政的第一节,普遍是老师们的自我介绍,不出所料老师是一个拥有自己信仰,并且热爱哲学的一个优秀女教师。映入眼帘,是两个小时的课程,短短两个小时的课程,让我茅塞顿开。上课老师提问“人和芦苇的区别”,大家众说纷纭。我觉得人和芦苇最大的区别就是思想,人无非就是一个具有思想的芦苇罢了,人的生命就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当老师讲到哲学人类方面的相关话题之时,不禁回想种种过往,大有一种白活十八年的感觉。

尼采中《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粒种子,春天到了,生根,发芽,长大,夏天到了,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秋天到了,叶子落了,冬天到了,白雪覆盖了。”人也是如此,偶然间,有了生命,走过四季,阳春白雪,历经险阻,最终化为宇宙中的尘埃。我们不应追究活着的意义,应该活在当下。

意义是人们自身赋予的,所以活在现世,应提升自己的修养。思政老师的上课方式新颖奇趣,由于年龄的起伏不大,所以总能用新鲜的上课方式与我们上课,这让我提起很大的兴趣。

老师说:“大学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向上、向下或停滞不前找不到目标的人。但,身处于社会主义进程之下,决胜全面小康的时刻,新时代下的我们更应该懂得时代赋予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责任;我们应该拥有何种的素养能力。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拿什么样的方式去回报祖国,以国为家,国为大家。这是我们应该骄傲的,恰如教员所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来之不易,天赋更像开盲盒,每个人实际上都拥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藏在何处,哪扇门,就是为了不断的尝试,上大学更是一个尝试打开多种大门的好途径,应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大门,而不是看到自己不合适的就放弃,要对生活充满阳光与希望。

这个课程是让我更加明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的深刻含义,康有为先生的用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民族就有希望的理念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