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充分利用举办方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龙公司”)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办学优势,有效串联政、行、企、校优质资源,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率先开展“一企一轴四平台”深度合作建设,启动网龙数字化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经过5年多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协同创新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一企一轴四平台;“网龙数字化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六位一体”生产性实践基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一、实施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行业企业需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系统性的改革方案。“数字经济”作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VR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方向。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行业,产业对VR技术人才需求旺盛,而职业院校VR技术人才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建设功能完善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致力于高水平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解决产教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行业需求,突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把行业企业的需求融入日常教学,建立具备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生产实践等功能基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共享以及专业建设成果共享,积极发挥引导、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虚拟现 实技术专业(群)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 “一企一轴四平台”合作建设模式
“一企一轴四平台”模式是以与行业龙头企业网龙公司通过共同建 设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的为主轴,形成的“六 位一体”服务专业群生态链,共同搭建“福建省VR/AR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福建VR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 “国家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四个平台。校企双方秉承“先进、创新、融 合、开放”的原则,创联“政府、企业、行业、院校”资源,形成产教融 合发展共同体,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服务VR技术相关行业、企业。 “一 企一轴四平台”合作建设模式根据福建数字经济发展特色,结合虚拟现实 产业结构要求,开发新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基地技 术、技能水平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专业群建设水平,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图 1 “一企一轴四平台”合作建设模式
(二) “一企一轴四平台”具体建设方法
1.龙头企业引领,四方联动,补齐新兴专业短板
按照“上市企业标准引领,政府项目驱动,政校共同投入,校企联合建设,行业共享共育”要求开展建设, “政行企校”联动,进一步创新深 化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运行机制。通过串 联政、行、企、校资源,开展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虚拟现 实技术系列教材、在线课程资源、VR 人生编辑器等方面开发建设,弥补 VR 技术新兴专业的短板。
图 2 “企业引领,四方联动”
2.校企合作,形成“六位一体”服务专业群生态链
面向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兄弟院校、企业行业、 政府,建设虚拟技术应用专业群生产性公共实践教学基地。按照行业龙头企业网龙公司技术标 准,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要求和趋势,加强VR技术产业需求与基地标准研 究,建设“六位一体”(即“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 定、社会服务和参观体验”) 等方面功能的虚拟技术生产性实践基地,该 基地具有机制完善、 创新实用、资源共享、引领示范的特点。
(a) 实践教学。主要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需 求,开设相应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专业实践、课程实训、课程实践性 内容设计、专业集中性实训环节和综合实训等, 充分利用实训教学基地的实践设备,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技术水平、岗位适应能力。
(b) 师资培训。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师资、设备资源,为校内外 VR技术相关专业教师提供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c) 技能竞赛。主要针对省市级乃至国家各级职业竞赛,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资源优势,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目标,通过承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开展赛前辅导,赛中媒体宣传,赛后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点评,做好赛后总结和服务工作,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学院社会影响力。
(d) 技能鉴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设备和职业技能鉴定能 力,面向校内外学生、企事业人员以及社会人员积极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 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开展技能鉴定也是实践教 学基地一大重要功能。
(e) 社会服务。校企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企业员工行业人 员等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为企业新产品研发、 技术革新等提供相应的服务。企业项目进课堂,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相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完成生产项目, 达到校企“双赢”效果。
(f) 参观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以VR公共实训基地、VR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结合专业特点为VR技术相关专业行业和兄弟院校提供参观和体验,促进专业和行业之间的交流互动。
图 3 “六位一体”服务专业群生态链
3.搭建平台,强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网龙公司,搭建“福建省VR/AR 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福建 VR 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和“国家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四个平台,吸纳国内外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共同参与,通过技术研发、 标准制定、技能培训、会议研讨等方式串联校企优质资源,助推VR新兴技术产业群协同发展,基地主动承担福建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系列教材和在线课程,建设产创云平台,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发展。
图 4 “四平台”建
4.创新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融合,教学生产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把“创新设计”作为人才培养应有的核心素养, 撰写出版专著《创新设计方法论》 ,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艺术与技术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数字化网龙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按照网龙P3岗位要求,实施“课堂+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潜龙班”、“战龙班”等教学生产相结合专题实践, 校企共建“资源制作中心”完成企业微课制作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图 5 “创新引领、艺技融合”人才培养
5.跨界融合,创新“VR+”教学模式
以“福建省 VR+红色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 设置“VR+红色 教育”“VR+安全教育”“VR+职业教育”“VR+生活娱乐”体验区,建 设 VRAR智慧教室和京东校园VR实训中心,开展沉浸式、体验式、虚拟仿真教 学。发挥“VR+思政教育”“VR+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设计沉浸式教学场 景, 挖掘VR 技术的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互联网+1+4”混合式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得2018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图6 “VR+”教学模式
三、成果成效
(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认 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获批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类立项建设项目。
(二) 校企联合开发了虚拟现实技术系列核心教材10本,已正式发 行5本,累计发行量120000册,其中《VR虚拟现实模型设计与制作》 被列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开发在线课程资源10门。
(三) 虚拟现实技术( VR) 师资培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双师 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福建省首批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连续 两年协同网龙承办“网龙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并为省内外68所职 业院校培训虚拟现实技术骨干师资100余人。
(四) VR技术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生产性实训基 地、“福建VR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福建省第一批VR/AR职业教育实 训基地建设项目、 “福建省VR+红色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福建省专业群实训基地。
(二)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VR/AR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负责组建VR/AR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开展了四期 的VR/AR行业研讨,为VR专业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制定VR行业发展规划,承担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六) 虚拟现实技术专业获批福建省1+X 证书试点申报,与企业共同制定“VR三维艺术设计师”标准。
(七) 与网龙公司开发了VR人生编辑器,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7 项,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25项,软著15项,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完成横向课题32项,累计172.6万元。
(八)《 “‘互联网+1+4’混合式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获得2018年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二等奖,《基于产教融合“六位一体”VR技术专业群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获2020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 经验总结
经过四年多校企合作,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网龙公司有效的串联政、行、企、校资源,确立基于产教融合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内率先开展“一企一轴四平台”的建设,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绩,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服务VR技术相关行业、企业,根据福建省经济特点结合虚拟现实产业结构要求,开发新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基地技术、技能水平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专业群建设水平,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VR技术新兴专业缺乏教学标准、建设方案和平台问题;解决了VR技术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师资紧缺、技能不强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问题;解决了VR行业产业链与教育链供给失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问题; 解决了新兴领域缺乏“标杆示范”引领带动问题,“VR技术+”创新不足问题,结合VR技术助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整合优势资源,发挥主体职能,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促进职业院校VR技术相关专业共同发展,完成专业领域标杆建设。
五、推广应用
(一)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专业群内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4%,毕业生回访满意度达到98.45%,企业满意度达到98.5%。
(二)校企开发系列教材,共建资源制作中心,为企业完成慕课剪辑 服务497门。
(三)连续两年协同网龙公司协办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虚拟现实设 计”组竞赛赛前培训,服务省内参赛学生。
(四)实践基地开展VR红色教育和学生技能培训服务,通过VR技术 宣传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共培训100余人省内外师资,接待2000余人次参观体验实践,举办VR学习夏令营, 来自香港的400余名师生和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69名学生在基地研修,受到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