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让生活更美好——财经商贸技能服务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07 供稿单位: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蔡亮 动态浏览次数:889


一、改革背景

教育部2014年提出现代学徒制计划,旨在深化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训练手法,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传承文化和技能。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本地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凸显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增长迅速、举办高职教育的学校数量和类型增多.就业率逐年提 高等几个特点。但是,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高职教育缺乏办学特色,重理论轻技能,不注重社会实践,从而导致实践教学薄弱,缺乏专业特色,这使得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造成毕业就失业的后果。面对新形势下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结合新途径,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随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升级,职业院校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现代学徒制项目也提出了新需求。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实验教学信息化与高质量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融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学校与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福建省小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积累了较好的基地建设基础。

二、改革方案

    针对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校企共建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智慧物分拣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智慧仓储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AGV自动化设备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无人机操作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等资源。全面构建“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利用现有的技术、设计、服务等平台及人才资源基础上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全面构建数字化供应链课程。针对实践课程,依托企业岗位实践资源,利用企业培训平台和数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供应链岗位内容。

    课中产教融合,课后工学交替,在跟岗、顶岗实习环节,学生走进企业,企业导师从企业文化、业务操作、安全知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专业知识,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社会需求、企业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采用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参与实施供应链运营1+X证书制度试点 对学习者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供应链运营1+X证书从学校和行业两个方面推动供应链人才培养,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向类型教育转变,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双方可以通过真实企业背景的实践项目形成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为解决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停留在表面的问题,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与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福建省小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将突破地域限制,营造专业教学、实训、社会服务、研发一体化环境。该基地通过吸引专业技术企业、团队,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开发设计,由校企协同共建的职业教育虚拟仿真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院校拓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京东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虚拟仿真的物流运作场景,以虚助实精心打造物流的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学校利用该基地开展的实训教学能够与理论教育优势互补,提升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建设内容、路径、措施:

   (1)岗课赛证融合,全面构建“京东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京东物流园区虚拟仿真展示平台”、“京东智慧物流仓储虚拟仿真平台”、“京东智慧物流AGV自动化设备虚拟仿真平台”、“京东智慧物流无人机操作虚拟仿真平台”。在基地建设中,以京东岗位要求和国家教学标准为指导,融入1+X认证、物流竞赛内容,融合网龙和学校“VR+思政”等教学资源,构建从素养养成到技能训练全方位虚拟仿真体系。

   (2)校企三方优势互补,持续共建共享共育。依托京东在物流行业岗位的技术储备、人才优势和岗位标准,融入福建省网龙普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VR技术方面的雄厚技术人才储备,校企三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全面构建校企合作虚拟仿真实训和研究平台,实现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社会服务和研究共同实施。深入开展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京东及关联企业作为校企实习基地,共同开展在职学历教育班、短期进修班和各类培训班。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共同探索基地持续改进和创新。

   (3)加强投入和建设,促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三方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工作,由学院院长任组长,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为全面代表性的开发建设管理团队,并为基地顺利开展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和科研研究,促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三、改革成果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京东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将京东物流企业多年总结、优化提炼出的用于生产的作业标准流程做成仿真实验系统,让学生在实操中充分学习课程内容,已完成建设成果如下:

(一)京东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

已完成800平方米的京东智慧物流实训中心,完成相关硬件装修,配备有实训互动/多媒体教学区设备、京东智慧物流3D实训系统设备、沙盘实训设备等类型硬件设施。实现了从学生的学习体验角度出发,满足行动导向教学实施要求。

(二)京东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软件平台建设

实训平台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等主要环节方面与京东集团形成持续、紧密的合作。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任务教学法”、“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学校与京东合作共同搭建5大虚拟仿真平台系统,用于开展实训教学。

其中,“京东物流园区虚拟仿真展示平台”将基础教学信息、行业龙头企业应用资源有效融合,学生进入虚拟仿真实训体系中,能够学习到最新的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利用实训中心的实验室及专家资讯系统,能够获取行业权威资料,提升课堂以及实训课程效果;“京东智慧物流分拣实训系统”采用 3D 场景渲染技术还原京东物流北京通州“亚洲一号仓”真实场景,学生可以通过交互的方式模拟分拣仓库的各个工作环节,深入认知分拣仓常用设备设施;借助上述平台系统,学生学习了解了物流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能能够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及时服务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真正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从根本上上解决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的问题,实现校、企、学生三赢。

(三)一体化数字化资源建设

改革依托学院数字化资源基础,设置VR+红色教育”“VR+职业教育”等体验区,建设VR/AR智慧教室和京东校园VR实训中心,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平台与校企合作虚拟仿真专业实践平台,探索“互联网+1+4”的混合式思政教育教学新路径。

(四)构建京东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师资团队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形成具有丰富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经验、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队伍。制定了“数字化物流人才培养计划”总体方案和“数字化物流人才培养计划”试验班实施办法,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工作。建设成虚拟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团队,形成师资团队动态平衡。

四、困难及改进建议

如何顺应以教育信息化工作为主线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延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内容是我们将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整合

要有效整合各VR平台教学资源,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技术先进、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共享、运行高效、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和贴近实际、高度仿真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实践改革创造条件。

(二)融合

要推动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专业的深度融合,加强实践教育

资源、管理和支持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任教师跨系部,跨学院与智产学院,与京东共同研发课程和实训基地平台建设,包括无人机实训平台的开发。

结合

要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将科研理念、文化、成果以及方法

融入京东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联合

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实现虚拟仿真基地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让先进技术走进校园,校园内的知识与校园外的技术发展步调一致,让学生得以用最新的知识,最符合时代的技术能力水平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技能:让生活更美好。